绿澈环保土壤检测基本测试标准:
1.重金属超标和无机化合物(7项):砷、镉、铬(六价)、铜、铅、汞、镍;
2.挥发物有机化合物(27项):四氯化碳、乙醚、氯甲烷、1,1-二氯乙烷、1,2-二氯乙烷、1,1-二氯乙烯、顺-1,2-二氯乙烯、反-1,2-二氯乙烯、二氯甲烷、1,2-二氯丙烷、1,1,1,2-四氯乙烷、1,1,2,2-四氯乙烷、四氯乙烯、1,1,1-三氯乙烷、1,1,2-三氯乙烷、三氯乙烯、1,2,3-三氯丙烷、苯乙烯、苯、氯苯、1,2-二氯苯、1,4-二氯苯、邻二甲苯、丁二烯、二甲苯、间二甲苯+对二甲苯、邻二甲苯;
3.半挥发物有机化合物(11项):磺酰氯、苯甲醛、2-氯酚、苯并[a]蒽、苯并[a]芘、苯并[b]荧蒽、苯并[k]荧蒽、?、二苯并[a,b]蒽、茚并[1,2,3-cd]芘、萘;
检验按照规范《土壤环境质量标准》GB15618-2018、《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》HJ/T166-2004、《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》HJ25.2-2019、《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》GB36600-2018等。
绿澈环保如何加强环境监测的现场采样质量控制?
1.制定详细、严谨的监测计划
(1)目标确定
实施监测前,应详细了解本次监测所要达到的目标,在确定目标后再建立相应的监测任务。完整的监测任务包括任务来源、联系人、主要内容、完成时间、负责人、监测目标说明等内容,以确保监测工作的有序开展;
(2)编写方案
不同的监测任务对样品的质量要求不同,故需要根据监测任务编写合适的监测方案,通过查找资料和现场调查收集所需的信息,制定、合理的监测方案。完整的环境监测方案包括监测内容、样品的保存与运输、现场采样记录以及监督管理办法等内容;
(3)补救预案
环境监测现场采样工作质量控制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,为了确保采样质量,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对采样质量造成影响,需建立专门性、针对性的意外事件补救措施预案。针对采样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策略,确保出现问题时可在时间内得到有效补救。
2.完善的监测管理和监督
(1)设备管理
环境现场所涉及的采样仪器种类和台数较多,仪器设备的稳定性、灵敏度、分辨率等均会对环境样品的监测结果造成影响。在日常工作中应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,对每台仪器设备建立档案,仪器上粘贴性标识,安排专人进行仪器领用检查、清点仪器设备的种类和数量,定期将采样仪器送至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校准。在现场采样工作开展前,要确保仪器与设备能够正常使用,确保采样仪器具有良好的可信度。
现场采样监测结束后,采样人员应及时填写仪器设备的使用记录,对仪器的数量和编号进行核对。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设备的维护工作,比如对采样容器进行定期清洗和检查,确保这些容器完好无损,发现破损、质量不合格的容器应及时上报更换,以尽早消除安全隐患,提高采样仪器设备的使用性能。